病虫害防治
毛豆病虫害主要包括镰刀菌根腐病、毛豆炭疽病、霜霉病、夜蛾科幼虫、烟粉虱、豆秆黑潜蝇等。镰刀菌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病害,近几年有逐年加重趋势,幼苗及其分枝期均可传染,开花期至鼓粒期是敏感阶段。根腐病病菌可以造成毛豆减产,产量减少能达到29%,发病严重的产量可以损失30%以上。毛豆炭疽病主要害豆荚,晚季发病一般重于早季,高湿气候发病严重。若毛豆种植密度大、株苗间通风透气差以及土壤黏重都可造成毛豆炭疽病。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,严重时可造成叶片干枯脱落,一般雨水多时发病重。夜蛾科幼虫、烟粉虱以及豆秆黑潜蝇等虫害可损害株苗、造成减产。
为减少毛豆的病虫害,提高毛豆收益,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进行防治。
5.1 进行田园清洁,消灭病菌、虫源
收获毛豆后,应对豆田进行灌水,灌水保持3~5d,此后拔除豆秆置于畦面,暴晒后烧毁。在播种前半月进行翻土杀菌。
5.2 实施水旱轮作
毛豆若常年连作易造成豆田疫病、根腐等,一般应在种植毛豆3~4季后与非豆科作物轮作。
5.3 对土壤及种子进行消毒
毛豆种植前进行土地碎块时,每667m2撒入50kg石灰,预防土传病害。选用良好抗病虫种子,采用合理性的轮作方式,进行科学施肥,培育良好种苗。充分利用虫害的趋性进行处理,如进行颜色诱杀,可以悬挂黄色胶板诱杀蚜虫。进行微生物农药防治,可以采用阿维菌素防治蚜虫。
6 掌握熟期,及时予以采收
毛豆主要采收青荚,在荚鼓粒达到80%,由青转黄前予以及时采收。采收前半月应停止喷药,以降低农药残留。进行采收前2d对毛豆进行抽样检查,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检验农药的残留度,通过检验后才能采收毛豆。